2010年3月24日星期三

瘋堂名人匯--“甚麼是經典”


瘋堂十號創意園今次邀請到國際著名的香港舞蹈家劉兆銘先生、香港大學文潔華教授和港澳著名藝術家畢子融先生為是次主題的主講嘉賓。


劉兆銘先生年青時追求理想,隻身漂洋過海,寧當郵輪倉庫工人也要到法國苦練舞蹈,嘗盡艱苦辛酸,後來他終成大器,成為首位法國編舞的華人舞蹈家,也是第一位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的香港舞蹈家。劉先生曾於比利時二十世紀芭蕾舞團擔任舞者及編導,後回香港開設舞蹈學校,培養年青演員。劉兆銘先生於1979年獲徐克邀請參與蝶變之拍攝,正式踏進藝壇,1981年開始活躍於無線電視。2001年70歲高齡的劉兆銘獲邀分別演出由香港舞蹈團舉辦的「白蛇」和「梁祝」。其多年的演出經驗為該兩舞台劇壓陣,獲得好評如潮,並獲頒發2002年香港舞蹈年獎,2007年6月27日76歲的劉兆銘更獲香港演藝學員授頒榮譽院士榮銜,表揚他的成就。劉兆銘追求理想的過程就是經典,屆時劉先生與大家分享他的尋找目標的經驗。

文潔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現任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學課程教授。學術研究範圍包括:中國美學、西方美學、新儒家哲學、女性主義哲學及美學、當代藝術問題及文化研究等。她亦從事香港中文報章專欄寫作,亦為香港電台文化節目主持。2004年獲取美國富爾百列特(Fulbright)研究獎學金到美國加洲貝克萊大學當訪問學人,並為英國劍橋大學哲學所學人。最近亦獲委為美國威斯康辛州馬其特大學百周年紀念婦女聯會講座教授。

畢子融1949年生於澳門,66年於香港崇文中學畢業,其後考入香港師範,後再於倫敦大學美術教育研究院文憑畢業,80年往紐約Bank Street 教育學院學習,83年獲藝術教育管理碩士。其間為香港理工學院設計系高級講師。80年代周末回澳,服務於崗頂之視覺藝術學院。90年代初,全職受聘為設計系之统籌,其後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成立,轉聘為副校長、校長,同期頒授教授銜。回歸後,畢氏轉為美術教育,及表演藝術之推廣者,在多間中、小學、明愛社區、中西創新學院等全力推動藝術設計教育,尤專注於陶藝,至今仍孜孜不倦。獎項包括香港藝術雙年獎、十大傑出青年獎等,亦於2000年為澳門郵政,獲法國洲際最漂亮之郵票獎及意大利文化獎項。畢氏為澳門引進平面設計學術的首位教授。

喜愛文化藝術及追求理想的朋友請勿錯過,屆時主辦單位將準備澳門的“經典”葡撻及喳咋與大家分享。

活動地點:望德堂區瘋堂斜巷10號—瘋堂十號創意園

活動時間:16:30—18:00

主 辦:望德堂區創意產業促進會

瘋堂十號創意園

贊 助: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文化司

澳門基金會


2010年3月5日星期五

「瘋堂沙龍」二之人像藝術你我齊參與


「瘋堂沙龍」二之人像藝術你我齊參與
策劃:亞正、陸曦

人像速寫示範及指導:陸曦
人 像 拍 攝 指 導 :盧錦盈
茶 藝:澳門茶文化協會

活動日期:三月二十八日(星期日)
活動時間:下午三時至五時半

節目安排:
15:00茶藝開始,由盧錦河簡單介紹
15:15 由陸曦先生指導參與者繪畫人像,並作示範,同時盧錦盈先生指導參與者拍攝人像技巧。

歡迎對繪畫及拍攝有興趣人仕參與(請自備相機,繪畫用品由大會提供)節目期間陸曦先生將會現場為參與者繪畫人像,並送贈有關參與者,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主辦:望德堂區創意產業促進會
瘋堂十號創意園
協辦:澳門茶文化協會
贊助: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文化司
澳門基金會

「瘋堂沙龍」一之國畫欣賞

「瘋堂沙龍」一之國畫欣賞

國畫展品及示範:譚植桓
手 風 琴 表 演:陳英仲獨奏
國 畫 導 賞:高婉芳
茶 藝:澳門茶文化協會

活 動 日 期:三月十四日(星期日)
活 動 時 間:下午三時至五時半

節目安排:
15:00陳英仲手風琴獨奏、茶藝同時開始
15:13譚植桓國畫示範
高婉芳導賞
16:15譚植桓、盧錦河與眾來賓賞茶漫談藝術創作
17:00譚植桓帶領來賓欣賞作品
高婉芳導賞


主辦:望德堂區創意產業促進會 瘋堂十號創意園
協辦:澳門茶文化協會
贊助: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文化司澳門基金會

2010年2月26日星期五

春季兒童繪畫班

A班名額已滿

B、C班
尚 餘 少 量 名 額






導師:林子筠/蔣詠珊

活動名稱: 春季兒童繪畫班

對象: A班 適合3至5歲B班 適合5至7歲C班 適合7至10歲

舉行日期: A/ B/ C 班:3月13日至5月15日 逢星期六

節數:8節 名額:每班10人 語言:粵語

活動時間: A班:13:30 – 14:30 B班:15:00 – 16:00 C班:16:30 – 18:00
活動地點: 澳門望德堂區 聖美基街17A 藝術教室
授課內容:A/B班 透過繪畫讓小朋友自由創作開闊思維。運用線條及物件的組合與解構,介入節日盛事、城市建築及文化事物,與小朋友共同創作個人化的作品。

C班 通過寫生及色彩素描,強化比例與線條基礎,畫出更多精彩佳作。

★ /B班請自備圍裙及手袖上課
★ C班請自備炭筆HB/2B/4B/6B各一支
收費: MOP 350(已包括材料費)
報名地點 :請將填妥的報名表格連同有關證明文件遞交至瘋堂十號創意園辦公室  
.辦公時間:上午十一時至下午六時,逢星期一休息  
.地址:澳門瘋堂斜巷10號 瘋堂十號創意園 一樓辦公室
查詢電話 (853)28354582 電郵:cipa_slcd@yahoo.com

2010年2月12日星期五

瘋堂名人匯(預告)


2月27日(星期六)下午4時半至六時 「新春談正字」
主講:冬春軒、文潔華、彭志銘


3月27日(星期六)下午4時半至六時 「甚麼是經典」
主講:文潔華、歐陽應霽、畢子融


4月24日(星期六)下午4時半至六時 「音樂人生」
主講:林樂培、文潔華、戴定澄


5月29日(星期六)下午4時半至六時 「浮光掠影」
主講:文潔華、盧偉力、李展鵬


6月26日(星期六)下午4時半至六時 「漫談通識」
主講:文潔華、王建元


地點 望德堂區瘋堂斜巷10號 瘋堂十號創意園(免費入場)
主辦 瘋堂十號創意園 望德堂區創意產生促進會
贊助 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文化司
澳門基金會

「瘋堂名人匯」--新春談正字


節目中主辦者邀請到澳門著名專欄作家冬春軒先生、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先生及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文潔華教授為大家講述中國字之學問和趣聞,並講述令人容易誤解和誤讀之字體,正音正字,主講者深入淺出和觀眾閒談箇中知識和樂事。
主講:冬春軒、文潔華、彭志銘
日期:2月27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4時30分至6時
地點 望德堂區瘋堂斜巷10號 瘋堂十號創意園(免費入場)
主辦 瘋堂十號創意園
贊助 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文化司
澳門基金會
查詢電話:28354582

2010年2月4日星期四

「百年菉荳圍」──劉善恆攝影展、「百年菉荳圍」DVD及新書發行儀式


謹訂於2010年2月27日(星期六)下午3時30分假澳門望德堂區瘋堂斜巷10號—瘋堂十號創意園舉行「百年菉荳圍」──劉善恆攝影展、「百年菉荳圍」DVD及新書發行儀式.。
恭請 閣下撥冗
光臨指導
瘋堂十號創意園敬約


展覽日期:2010年2月27日至3月20日(逢星期一休息)
展覽時間:上午十一時至下午六時
展覽地點:澳門望德堂區瘋堂斜巷10號—瘋堂十號創意園
贊 助: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文化司
澳門基金會


You are cordially invited to the reception of the Photography Exhibition –Pátio do Mungo by Season Lao, Pátio do Mungo DVD and the book launching ceremony at 15:30 on Saturday, 27 February 2010.

Exhibition Dates:
27 February– 20 March2010 (Closed on Mondays)

Exhibition Times:
11:00-18:00

Venue:
10 Fantasia – A Creative Industries Incubator, at Calçada da Igreja de S. Lázaro, 10

Sponsors:
Secretariat for Social Affairs and Culture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Macao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The Macao Foundation


創作緣起

「百年菉荳圍」是作者第二套以澳門本土為題材的影像作品

在一條被稱為菉荳圍的小巷中,有十三座澳門現存為數不多的中國閩南式民居建築。

隨著城市的發展,老房東的離世都成為這些瓦頂民房可能被拆卸的原因。那裏曾經有過鄰里間的守望相助,孩童間喜笑顏開的純樸街角,白天在門外晾曬蠔殼,晚上在門旁乘涼就寢,打麻將、天九……一切已不再的光景。

二零零八年夏天,得知菉荳圍業權轉讓,老住戶搬遷的消息,作者從里斯本趕回這條自己出生的小巷,以影像記錄對那一磚一瓦的眷戀,老住戶依依不捨的濃情,以及十三房人在圍裡真誠共融生活的最後時光。



展出內容

展出內容以「百年菉荳圍」──劉善恆攝影集的攝影作品為主軸,播放「百年菉荳圍」紀錄片,會場同時展示火水燈,黑膠唱片機等曾於菉荳圍使用過的舊傢俱。回味昔日傳統華人社群的生活模式。

三樓播放現就讀於英國索爾福德大學作曲博士生葉劍國為「百年菉荳圍」紀錄片所創作的三首主題音樂。




作者介紹

劉善恆 Season Lao

多媒體設計師,攝影師,出生於八十年代末,經歷澳門發展的盛期。

就讀澳門理工學院綜合設計夜間課程的同時,任全職設計師,作品有法國品牌Louis Vuitton中式紀念盒、澳門大學圖書館網站等。
其攝影,設計和影片作品曾於歐洲和亞洲多個國家展出,有「中國之星」設計藝術大奬等獎項四十餘項。

為了尋找不同文化生活帶來的靈感,二十歲那年毅然辭掉工作,以自由工作者身份獲政府與民間機構資助赴歐美等地進行攝影創作,隨後辦個人攝影展。

二零零九年自薦往日本當見習設計師,學習把禪融進生活的精神,並愛上四季萬種風情的北海道。

個人網站:http://www.seasonlao.com/

Origins of Creation

Pátio do Mungo is the second image production about Macao by the author.

There are 13 houses of southern Fujian architectural style, which are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at a back alley in Macao called Pátio do Mungo.

Urban developments and the demise of old proprietors are possible reasons why these houses are due to be demolished. The community spirit, the laughter of innocent children, oysters being dried at daytime and residents enjoying the cool in the evenings, games of Mahjong and Tian Gow dominoes, have all become the sights that will never return.

Upon receiving the news that the ownership of Pátio do Mungo will be transferred and tenants beginning to dislocate, the author hastily returned to this neighbourhood where he was born from Lisbon in summer 2008. He used images to record his sentimental attachments to every single brick and tile, the thoughts of the old tenants and the final moments of the residents who have lived happily and in harmony in the past decades.

Details of Exhibition

Apart from the photography by Season Lao, a documentary about Pátio do Mungo will also be shown, plus exhibition of furniture that was used in the neighbourhood, including a kerosene lamp and a vinyl player, aiming to demonstrate the traditional way of life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Macao.

Three pieces of music composed by Ip Kim Kuok, a doctoral student in composi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Salford, will be played at the third floor.

A Biography of the Author

Season Lao is a multimedia designer and photographer who was born in Macao in the late 1980s.

He is a full-time designer while studying a visual art course at the Macao Polytechnic Institute. His works include a Chinese gift box by Louis Vuitton, website of the University of Macau Library.

His photographic, design and moving image productions have been exhibited in a number of countries and regions, and won him more than 40 awards, including the “Star of China” awards.

He became a freelance photographer at the age of 20, and is now a trainee designer in a design firm based in Hokkaido, Japan, where he falls for.

His personal website is http://www.seasonlao.com/